0商业产品、上半年0营收,50倍“妖王”大涨大跌,基民也受伤,公司回应称:“公司没有任何回应”

品味生活 admin 2025-09-17 13:17 1 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月16日,港股上市创新药企业药捷安康(HK02617)股价出现大幅波动。盘中,药捷安康曾大涨63%,最高每股报679.5港元,较6月23日13.15港元/股的发行价累计涨幅接近51倍,市值逼近2700亿港元,在国内创新药企业中市值仅次于两家龙头。但到当天下午两点,药捷安康股价遭遇大幅跳水,由大涨转大跌,当日收盘,报192.00港元/股,下跌53.73%,市值缩水至762亿港元。

  对于股价异动,药捷安康曾在当日午间披露公告称:“概不知悉股价异动原因,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

  9月17日,药捷安康开盘报每股185港元,截至午间收盘,每股报210港元,振幅一度达到45.78%,依旧呈现较大波动状态。

  据界面新闻报道,9月17日上午,就药捷安康近期股价暴涨暴跌等公司一系列热点话题,药捷安康董秘冯洁向记者表示,公司没有任何回应。

  公司目前没有商业化产品

  药捷安康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

  据财联社,资本市场此轮对药捷安康的追捧,直接原因来自于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的公告: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TT-00420)获得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据招股书,替恩戈替尼是一款具有独特机制的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有潜力解决多个耐药、复发或难治实体瘤,包括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胆道癌和泛FGFR实体瘤。

  除了替恩戈替尼之外,药捷安康还拥有五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产品,以及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在研产品。目前,药捷安康还没有商业化产品,并未自产品销售产生任何收入,收入主要来自对外授权的里程碑付款等。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0,亏损1.23亿元。药捷安康的绝大部分经营亏损均与公司的研发成本及管理费用相关的成本有关。

  药捷安康是一只典型的港股“小盘股”。资料显示,公司于今年6月2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药捷安康发行价13.15港元,总股本约3.97亿股,IPO公开发行1528.1万股,除去基石投资者认购的约979万股,实际流通股仅约549万股。市场流通盘小意味着药捷安康在二级市场上的可交易筹码极为有限,价格更容易受到资金集中买入的影响。一旦有增量资金进入,就可能迅速推高股价。

  9月16日早盘,药捷安康延续前几日的狂热涨势,开盘后便在资金推动下快速突破,股价一路攀升至679.5港元/股的历史高点,市值逼近2700亿港元。截至午间休盘,该股股价仍维持在619港元/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49.16%,半日成交327.8万股。

  当天中午,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不清楚股价异动原因。这也是公司在近期涨幅较大后首次做出公开回应。下午两点后,药捷安康快速下探,当日收盘报192.00港元/股。

  这场异动不仅搅动个股市场,更波及多只医药类ETF。

  多只创新药ETF承压

  药捷安康成为“妖股”真正的催化剂或是其被纳入港股通标的。9月8日,药捷安康满足条件被纳入港股通,同时被纳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受此推动,多只创新药ETF在指数调整后被动配置药捷安康股份,短期内形成集中买盘,成为其股价快速冲高的重要推力。根据成交回报,自9月8日药捷安康被调入港股通标的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加码;截至9月15日,港股通净买入306.25万股,占公司实际流通股本的56%。

  数据显示,在纳入港股通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5日),药捷安康收盘价为63.10港元,上涨5.43%。纳入港股通后的第一个交易日(9月8日),药捷安康旋即上涨20.13%,此后除去9月9日以及9月16日,药捷安康每个交易日涨幅均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药捷安康的“过山车”走势不仅牵动市场目光,也直接影响到跟踪创新药指数的相关ETF。根据当天申赎清单所显示的市值占比,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SZ159570)、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SZ159217)、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SZ159286)、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SZ159567)等ETF中,药捷安康的市值占比均在2.62%左右。

  Wind数据显示,跟踪的产品数量共有9只,跟踪产品规模总计约371.23亿元,以2.62%的占比粗略估算,仅这9只创新药ETF就为药捷安康带来了数亿元的被动买盘。在9月16日午后的跳水中,上述ETF的净值亦同步承压。

  知情人士:基金公司昨天就与指数公司沟通后续会有优化方案

  事实上,8月份药捷安康也曾公告称,该公司已获选并将纳入部分恒生指数系列成分股,包括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医疗保健业、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等9个指数,自9月8日起生效。

  而针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的选样空间如下:

  在选样方法上,首先剔除选样空间内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低于1000万港元的股票;

  然后,对选样空间剩余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前50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样本数量不足时按实际数量纳入。

  在这些标准之下,上市尚不足3个月的药捷安康就进入了该指数的样本股。有行业人士计算,药捷安康在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权重在2.6%左右,而随着本周股价的上涨或许还在继续升高。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基金公司从昨天开始就在跟交易所、指数公司沟通,有公司“昨天下午已经到指数公司去了”。而沟通的要点之一,就是为何这样一只流动性比较弱的个股,能在指数当中占这么大的权重。

  “个股有这么大的价格波动,它的权重波动也会非常之大。理论上来讲,指数权重股通常需具备稳定流动性,不应该价格波动这么大,尤其对港股这一块,不够严谨。”

  由于ETF是被动产品,要跟踪指数,因此基金经理只能在这个约束条件下去做应对。“大家看到的在基金净值层面上的差异,那可能就是不同基金经理在操作层面上的一些分化了。特别是在股价波动这么大的背景底下,各家的操作肯定会有不同。另外,这个操作跟规模也有关系,有些规模大一点的需要买的量比较大,那可能会比较谨慎一些;如果规模不大,那需要买的量就比较少。”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经过反复沟通,应该会紧急调整,后续肯定会有优化方案出来。“希望指数公司能优化整套方法论,尤其对港股要考虑流动性的问题,在纳入的时候要比较谨慎,另外在权重的计算方面也更透明一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