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杰股份一审判决面临巨额清偿,光伏业务拖累业绩如何化解?

我爱学习 admin 2025-09-19 14:30 1 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每经评论员  杜宇

  9月18日晚间,(SZ002634,前收盘价:4.50元,市值:20.67亿元)发布重大诉讼进展公告,其及控股子公司棒杰新能源、扬州棒杰与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支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收到法院一审判决。这一消息无疑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让市场和投资者对棒杰股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担忧。

  从公告内容来看,法院判决棒杰新能源须在判决生效后的10日内分9笔偿还相关债务,且后续利息及罚息将按照不同年利率进行计算。此外,原告对扬州棒杰提供的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棒杰股份还需对其中6笔债务在最高7200万元范围内、3笔债务在最高5894.89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尽管公司表示一审判决尚未生效,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如此巨额的债务和潜在的清偿责任,无疑给公司资金链带来了巨大压力。

  再来看棒杰股份的业绩情况。棒杰股份两年累计亏损7.6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扩大。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92亿元,同比下降60.45%;归母净利润为-1.50亿元,同比下降5.50%。公司解释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光伏板块子公司债务压力及停产影响,以及因流动性风险导致的债务逾期违约责任计提预计损失。如此严峻的业绩形势,使得公司在面临金融借款纠纷时,资金压力更加凸显。

  笔者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棒杰股份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一方面,公司需积极应对金融借款纠纷,详细评估一审判决结果,如有必要,应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争取更有利的判决结果。同时,要与债权人进行积极沟通,争取达成和解方案,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公司需在业务层面进行调整和优化。对于光伏板块,应深入分析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业务发展战略,提升光伏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避免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更大的危机。

  此外,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变更或许也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公司业务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棒杰股份作为一家曾经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积累。然而,当前的金融借款纠纷和业绩困境无疑是公司发展道路上的重大考验。只有在法律和财务两个层面同时发力,积极应对诉讼风险,优化经营策略,提升盈利能力,棒杰股份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也应密切关注公司的诉讼进展和业绩改善情况,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评论区